重慶井楊子培訓學校
全國熱線:400-631-2669
電 話:023-67769100
15340551971(微信同號)
聯 系 人:小井老師
網址:www.maudsleyexcavations.com
學校地址:重慶渝北區金開大道西段24號附10號(5號線人和輕軌站1號出口50米;恒大華府3號停車庫口)
茶藝培訓學校就來說說茶藝,萌芽于唐,發揚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
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后來才成為分享茶的儀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鹽添味,世稱姜鹽茶,詩人薛能《茶詩》云:鹽損添常戒,流行點茶法,把茶葉碾成細末,沖出來的茶湯要色白如乳,《觀林詩話》載,北宋蘇軾喜歡鳳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兩瓶攜回烹茶,蘇軾有《和蔣夔寄茶》一詩: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蘇軾本人很注重茶的效果,吃完飯后用濃茶漱口,可解除煩膩。
有個人落腳的地方,就帶去飲茶的習慣,我國人先發現茶葉,是飲茶的古老民族,當你來到寶島臺灣,可能在一條老街中的寺廟內,看見叁叁兩兩的老者,悠閑地圍坐在一個拳頭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壺旁,人手一杯,邊談邊飲,那就是我國傳統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臺北大都會繁忙的街道上,看見掛有茶字的茶藝館,迎面一陣的茶香撲鼻而來,如果你有興致駐足品一番,還會有專人為你示范如何泡一壺簡單易學的工夫茶,2015年,潮州工夫茶藝標準化的技術規程出臺,共有21道程序,
茶藝師,一個在茶文化推廣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國家職業工種,也許你會認為茶藝師就是茶葉店里的茶葉銷售或者只是單純的茶藝表演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茶藝師的工作就社會而言,是傳播正確的茶文化知識,對于自己,茶藝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通道。
茶的基本分類是基礎,茶的沖泡技巧是提升,茶的文化是境界,小小一杯茶涵蓋著大大的講究。
順著歷史的腳步,探索茶藝的發展史,在歷史中發現人類的智慧,在歷史中體會不同時期的茶藝美,茶藝的美,美在環境,環境雅致舒服,茶藝的美,美在茶藝師,看著遠處的茶藝師,如沐春風,茶藝的美,美在器具的搭配,器具或精美雅致,或簡樸大方,茶藝的美,美在一舉一動間,看似簡單的沖泡動作,組合起來如行云流水。